換熱器(雙管板換熱器)是一種特殊設計的換熱器,它具有兩個獨立的管板,用於避免介質之間的交叉汙染。這種設計特別適用於那些對介質純淨度要求較高的應用領域,例如醫藥、食品和飲料行業,以及半導體製造過程。
設計原理:
雙管板換熱器基本上由兩組管板組成,內部管板與外部管板之間設置一定的間隙。這種結構設計確保了,即使其中一個管板發生泄漏,泄露的流體也不會直接汙染另一側的介質,而是通過間隙排出,從而可以及時發現並處理泄漏問題,防止交叉汙染的發生。
換熱器的結構特征:
雙管板換熱器結構的特征是,2塊管板把管程與殼程的介質*分隔開。每塊外側管板的背麵均有和隔離腔相連通的位置對稱的2個排泄孔。內側管板2背麵(與殼體焊接麵)有12個拉杆螺孔。外側管板1和內側管板1組成第1組雙管板,外側管板2和內側管板2組成第2組雙管板。
雙管板換熱器特點
(1)雙管板間距隔離腔不與管程、殼程相連通,不承受介質壓力,但承受設備的機械載荷與熱載荷。隔離腔的承載能(推薦:太陽能)力主要取決於雙管板間距。對固定式雙管板進行殼程水壓試驗時,內側管板與換熱管連接處可能存在泄漏,故在確定雙管板間距時必須考慮觀察、檢漏所需要的小空間。圖樣中的雙管板間距為12mm。
(2)雙管板換熱器價格內側管板管孔的脹管槽尺寸內側管板與換熱管的連接質量是雙管板結構換熱器製造的關鍵,而拉脫力與密封性能是衡量接頭連接質量的主要指標。在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中,脹管槽的寬度規定為3mm,但也指出,根據不同的脹接方法可以適當修改。圖樣中內側管板管孔的脹管槽寬度是3mm,深度是0.5mm,第1道脹管槽距管板端麵8mm,第2道脹管槽的尺寸鏈為8mm 3mm 6mm 3mm。根據液壓脹接經驗和脹管試驗,脹管槽深度仍定為0.5mm,但將脹管槽的寬度調整為5mm。第2道脹管槽的尺寸鏈調整為13mm 5mm 10mm 5mm。
(3)管子伸出管板麵長度圖樣中管子伸出管板麵的長度是1mm,符合GB151-1999的規定。而國外進口用於高溫、高壓、易燃、有毒或較強腐蝕性等介質的換熱器,管子伸出管板麵的長度普遍為4~5mm。結合製造尿素裝置換熱器的經驗以及換熱管的特點,將管子伸出管板麵的長度調整為3~4mm。采用氬弧焊焊接2層,管壁不允許過燒或焊通,且管頭不能有咬邊,保持管端圓整無缺。
(4)管板與管子硬度差液壓脹接會使換熱管發生塑性變形,管板產生彈性變形。而脹接目的是為了讓換熱管與管板之間獲得足夠的殘餘接觸應力。因此,管板材料的屈服強度與硬度必須大於換熱管材料的屈服強度與硬度。保持管板與管子之間一定的硬度差是改善脹接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通常將硬度差控製在HB30左右。
換熱器圖片展示:

